東大22年春學期《國際貿易(二)》在線平時作業1[答案怎么獲???]答案
東大22年春學期《國際貿易(二)》在線平時作業1-00001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20 道試題,共 80 分)
1.二戰后,( )跨國公司在數量、規模、國外生產和銷售上均居世界首位。
A.英國
B.德國
C.日本
D.美國
正確答案:-----
2.( )是日本政府制定外貿政策的主要部門。
A.通商產業省
B.議會
C.國際貿易委員會
D.貿易會議
正確答案:-----
3.假定甲國對外國進口手表征收關稅的從價稅率為15%, 并加征從量稅率為每只10美元,現一進口商以每只100美元的價 格進口 10000只手表,他應繳納關稅( )
A.15萬美元
B.10萬美元
C.25萬美元
D.5萬美元
正確答案:-----
4.國際分工萌芽階段出現了( )之間最初的分工形式。
A.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
B.農業國與工業國
C.宗主國與殖民地
D.農礦業生產國與工業制成品國家
正確答案:-----
5.20世紀80年代以來,( )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直接投資東道國
A.美國
B.英國
C.徳國
D.日本
正確答案:-----
6.商品生產國與商品消費國通過第三國進行的貿易,對第三國來說是( )
A.直接貿易
B.間接貿易
C.轉口貿易
D.過境貿易
正確答案:-----
7.需求偏好相似說用國家之間需求結構相似來解釋( )貿易發展的理論。
A.工業制成品與初級產品之間
B.工業制成品
C.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
D.發達國家
正確答案:-----
8.絕對配額與關稅配額的區別主要體現在( )
A.對進口數量的控制上
B.對關稅的征收上
C.對進口商品價格的控制上
D.對附加稅和罰款的處理上
正確答案:-----
9.美國、日本等國規定進口酒精飲料的消費稅大于本國制品,這種措施屬于( )。
A.關稅壁壘
B.鼓勵出口的措施
C.非關稅壁壘
D.出口管制措施
正確答案:-----
10.從需求方面考察關稅同盟的靜態效果,稱為( )
A.貿易轉移效果
B.貿易擴大效果
C.貿易創造效果
D.貿易替代效果
正確答案:-----
11.新貿易保護主義限制進口的手段是( )
A.以關稅壁壘為主、非關稅為輔
B.以非關稅壁壘為主、關稅為輔
C.非關稅壁壘
D.關稅壁壘
正確答案:-----
12.根據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產品轉為勞動密集型是在( )
A.創新階段
B.成長階段
C.成熟階段
D.標準化階段
正確答案:-----
13.凱恩斯主義的貿易理論是( )。
A.自由貿易理論
B.超保護貿易理論
C.關稅同盟理論
D.內部化理論
正確答案:-----
14.跨國公司的壟斷優勢產品和工藝過程中的知識資產優勢和( )由兩部分組成。
A.外部經濟優勢
B.規模經濟優勢
C.內部經濟優勢
D.絕對經濟優勢
正確答案:-----
15.國際分工的發展階段,形成了以( )為中心的國際分工新體系
A.發達國家
B.歐美少數工業發達國家
C.相當部分工業發達國家
D.英國為中心的工業發達國家
正確答案:-----
16.在各國專斷的海關估價制度中,以( )最為典型。
A.美國的“啟動價格制”
正確答案:-----
B.“美國售價制”
正確答案:-----
C.歐共體為保護其農產品而制定的“閘門價”
正確答案:-----
D.《購買美國貨法案》
正確答案:-----
17.關稅的稅收主體是()
A.進出口貨物
B.當地海關
C.實際消費者
D.本國進出口商
正確答案:-----
21.世界各國一般都是按( )價格來計算出口額
A.FOB
B.CIF
C.CFR
D.CIP
正確答案:-----
19.二戰以前,資本主義國家普遍采用的征稅方法是( )
A.從量稅
B.從價稅
C.選擇稅
D.混合稅
正確答案:-----
20.國家競爭優勢取決于( )優勢
A.產業優勢
B.企業優勢
C.國家優勢
D.區域優勢
正確答案:-----
東大22年春學期《國際貿易(二)》在線平時作業1[答案怎么獲???]多選題答案
二、判斷題 (共 10 道試題,共 20 分)
21.產業內貿易產生的前提是產業內的國際分工。
22.外部規模經濟指的是單位產品成本取決于行業規模而非單個廠商的規模。
23.國家競爭優勢理論是對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的一個超越,是對當代國際貿易現實的接近。因此國家競爭優勢理論并不存在局限性。
24.以貨物通過關境為標準統計的進出口稱為總貿易。()
25.國際生產關系決定了國際分工的性質,同時可以推進和延緩國際分工的形成和發展。
26.商品傾銷是壟斷企業以國際市場價格在國外拋售商品,打擊競爭者以占領市場。
27.財政關稅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財政收入,因此,其稅率通常較高,以增加關稅收入。 ( )
28.在一定時期內,一國的進口額與出口額之和,即為該國的對外貿易額;如從國際范圍看,這一時期的國際貿易額則應是各國對外貿易的總和。( )
29.間接貿易是指商品生產國與商品消費國通過第三國進行的商品買賣行為。
30.國際分工是國際間的勞動分工,它是社會分工超越國界向深度和廣度發展的結果。( )
東大22年春學期《國際貿易(二)》在線平時作業1[答案怎么獲???]歷年參考題目如下:
《國際貿易(二)》在線平時作業1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20 道試題,共 80 分)
1.1994年,東盟決定加快( )的建立,擬在2008年實現域內貨物自由進出口。
A.優惠貿易安排
B.自由貿易區
C.關稅同盟
D.經濟聯盟
2.國際分工萌芽階段出現了( )之間最初的分工形式。
A.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
B.農業國與工業國
C.宗主國與殖民地
D.農礦業生產國與工業制成品國家
3.國家競爭優勢取決于( )優勢
A.產業優勢
B.企業優勢
C.國家優勢
D.區域優勢
4.下列本國可對外國進行外匯傾銷的情況是( )
A.本國貨幣貶值10%,國內物價上漲12%
B.本國貨幣貶值10%,外國貨幣貶值15%
C.本國貨幣貶值10%,國內物價上漲8%
D.本國貨幣貶值10%,外國貨幣貶值10%
5.總貿易體系是指以一國的()作為統計界限
A.貨物進出口
B.服務進出口
C.國境
D.關境
6.跨國公司的壟斷優勢產品和工藝過程中的知識資產優勢和( )由兩部分組成。
A.外部經濟優勢
B.規模經濟優勢
C.內部經濟優勢
D.絕對經濟優勢
7.不僅在區內實行商品和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而且還在成員國間制定和執行統一對外的某些共同經濟與社會政策,這種一體化形式叫( )
A.自由貿易區
B.關稅同盟
C.共同市場
D.經濟同盟
8.以保護本國生產為目的的出口稅,通常對出口的( )征稅。
A.所有的工業制成品
B.勞動密集型產品
C.資本密集型產品
D.原料
9.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準備時期,為促進原始資本積累,西歐各國實行( )
A.自由貿易政策
B.保護幼稚工業貿易政策
C.超保護貿易政策
D.執行哪種政策,視具體情況而定
10.( )是指在跨國公司內部進行的產品、原材料、技術與服務的流動
A.產業內貿易
B.公司內貿易
C.中間產品貿易
D.對外直接投資
11.產生產業內貿易的的必要基礎是( )
A.規模經濟
B.生產技術
C.要素稟賦
D.人力資源
12.棉布的名義關稅稅率為30%,而紡織業的最終產品“增值”部分為40%,則該種商品的有效關稅保護率為( )
A.30%
B.40%
C.75%
D.10%
13.世界各國一般都是按( )價格來計算出口額
A.FOB
B.CIF
C.CFR
D.CIP
14.在進口押金制下,進口商按規定存入指定銀行的存款是( )
A.有利息
B.無利息
C.取決于進口商品的不聞分為有息或無息
D.根據押金時間長短分為無息、低息和離息
15.從國內運出關境的本國商品以及進口后未經加工又運出關境的商品,都被列為出口,這種出口被稱為( )
A.國內出口
B.總出口
C.復出口
D.專門出口
16.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的議題分兩部分:貨物貿易與( )。
A.服務貿易
B.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
C.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
D.紡織品和服裝
17.貿易轉移效果是從( )方面闡述關稅同盟產生的靜態效果
A.生產
B.供給
C.需求
D.價格
18.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的議題分兩部分:貨物貿易與( )
A.服務貿易
B.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
C.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
D.紡織品和服裝
19.上層建筑在國際分工形成和發展中的作用是( )
A.它是國際分工深入發展的重要條件
B.它可以推進和延緩國際分工的形成和發展
C.它決定了國際分工的性質
D.它是國際分工產生和發展的基礎
20.俄林解釋國際分工與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依據的是( )
A.絕對成本差異
B.相對成本差異
C.要素稟賦相對差異
D.規模經濟效益遞增
二、判斷題 (共 10 道試題,共 20 分)
21.從國外子公司的內部貿易情況來看,制造業國外子公司的內部貿易最活躍。( )
22.海默發現對外直接投資的行業都是寡頭壟斷的工業部門,少數擁有壟斷地位的公司控制著這些行業的對外直接投資。( )
23.根據專門貿易體系規定,以國境為標準統計進口額,凡進入國境的商品,不論其是否辦理通關手續,一律列入進口,作為專門進口的一部分。
24.歧視性的國內稅就是指用對外國商品征收較髙關稅的辦法來限制外國商品的進口。( )
25.國家之間要素稟賦差異越大,越有可能是產業內貿易。
26.進行國際服務貿易統計時,一般只公布貿易額,而不公布貿易量。( )
27.自然條件是影響國際分工發展的決定因素。( )
28.財政關稅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財政收入,因此,其稅率通常較高,以增加關稅收入。 ( )
29.對于受補貼的傾銷商品,進口國可以既征收反傾銷稅,又征收反補貼稅。( )
30.相對配額是指出口國規定一定時期內的進口數置或金額,在規定限額內可以進口,超過限額即禁止進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