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21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X》在線平時作業1[答案]答案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X》在線平時作業1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20 道試題,共 80 分)
1.歷史上的杰出人物是指( )
A.對歷史發展起促進作用的偉大人物
B.各行業的知名人物
C.歷朝歷代的帝王將相
D.在歷史上打下自己印記的重要人物
正確答案:-----
2.宋代詩人陸游在一首詩中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是強調()
正確答案:-----
A.讀書不能獲得真知
B.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C.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D.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正確答案:-----
3.唯心主義的認識論根源是()
A.否認意識的能動性
B.夸大意識的能動性
C.夸大物質的決定作用
D.承認物質的決定作用
正確答案:-----
4.現代科技日新月異,并取得了許多重大成果,這一切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影響是()
A.深化和拓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宇宙觀
B.使馬克思主義哲學越來越不適應時代的要求
C.證明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絕對真理
D.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作出了否證
正確答案:-----
5.資本主義機器制造廠生產出來的機器是該廠的()。
A.固定資本
B.流動資本
C.生產資本
D.商品資本
正確答案:-----
6.“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這兩句詩句含的哲學道理是()
正確答案:-----
A.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B.事物是本質和現象的統一
C.事物的發展是量變和質量的統一
D.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是事物發展的總趨勢
正確答案:-----
7.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
A.堅持社會主義方向
B.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
C.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
D.馬克思主義的指導
正確答案:-----
8.資本周轉的時間是指()的總和。
A.生產時間和銷售時間
B.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
C.勞動時間和流通時間
D.購買時間和銷售時間
正確答案:-----
9.制約人口生產的根本因素是()
A.地理環境
B.生活習慣
C.倫理道德
D.物質生產
正確答案:-----
10.在生產關系中起決定作用的是( )
A.生產資料所有制
B.產品的分配和交換
C.在生產中人與人的關系
D.管理者和生產者的不同地位
正確答案:-----
11.生產力諸要素中的主導因素是()
A.勞動對象
B.勞動資料
C.勞動者
D.生產資料
正確答案:-----
12.人類全部社會關系中最基礎的關系是()
A.生產關系
B.家庭關系
C.政治關系
D.思想關系
正確答案:-----
13.勞動生產率提高以后,在單位時間內生產的商品數量提高了,而從價值量考察則()
A.單位商品價值量降低,總的價值量提高
B.單位商品價值量不變,總的價值量提高
C.單位商品價值量降低,總的價值量不變
D.單位商品價值量不變,總的價值量不變
正確答案:-----
14.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離開了肯定就沒有否定,離開了否定也沒有肯定。這是一種( )
A.相對主義詭辯論觀點
B.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C.形而上學的觀點
D.唯物辯證法的觀點
正確答案:-----
15.《詩經》上說:“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就是說,高的堤岸可以變為深谷,深谷也可以變成丘陵。這是一種( ?。?/p>
正確答案:-----
A.樸素辯證法觀點
B.客觀唯心主義觀點
C.形而上學觀點
D.相對主義觀點
正確答案:-----
16.馬克思主義實踐觀是從()
A.主觀性中把握人的活動的
B.客觀性中把握人的活動的
C.生物性中把握人的活動的
D.主觀與客觀的關系中把握人的活動的
正確答案:-----
17.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這對矛盾中()
A.生產關系是生產力的物質基礎
B.生產力落后于生產關系的變化
C.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
D.生產關系可以超越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正確答案:-----
21.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志是()
A.科學技術
B.勞動對象
C.勞動者
D.管理方式
正確答案:-----
19.人類認識發展的根本動力在于()
A.人類需要和欲望的不斷增長
B.人類社會實踐的不斷發展
C.人類認識器官的逐漸發達
D.人類道德水平的不斷提高
正確答案:-----
20.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的本質屬性在于()
A.人的自然屬性
B.人的道德屬性
C.人的社會屬性
D.人的精神屬性
正確答案:-----
東大21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X》在線平時作業1[答案]多選題答案
二、多選題 (共 5 道試題,共 20 分)
21.下列選項中,屬于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有()
A.人口因素
B.民族構成
C.生產方式
D.地理環境
正確答案:-----
22.認識是主體對客體能動的反映,是摹寫與創造的統一,把二者割裂開來會導致()
A.唯心主義認識論
B.直觀被動的反映論
C.經驗論
D.唯理論
正確答案:-----
23.經濟全球化()
A.使世界生產力得到了發展
B.使發展中國家總體上處于更為不利的地位
C.使發展中國家形成了對別國經濟的依賴
D.使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
正確答案:-----
24.下述有關歷史創造者的觀點中,屬于唯物史觀的有()
A.人人創造歷史
B.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
C.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
D.人們總是在既定條件下創造歷史
正確答案:-----
25.不變資本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
A.用于購買生產資料的那部分資本
B.以生產資料形式存在的資本
C.用于購買勞動力的那部分資本
D.價值不發生變化的資本
正確答案:-----
東大21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X》在線平時作業1[答案]歷年參考題目如下:
20春學期《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X》在線平時作業2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20 道試題,共 80 分)
1.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這對矛盾中()
A.生產力落后于生產關系的變化
B.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
C.生產關系是生產力的物質基礎
D.生產關系可以超越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2.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 )
A.進行階級斗爭
B.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
C.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
D.改革生產資料所有制
3.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是 ( )
A.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矛盾
B.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規律
C.剩余價值規律
D.價值規律
4.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其完備的外在表現形式是()
A.資本與雇傭勞動的對立
B.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對立
C.商品與貨幣的對立
D.商品與商品的對立
5.價值規律對生產、流通和消費的調節作用的實現形式是 ( )
A.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與個別勞動時間的矛盾運動
B.市場價格圍繞生產成本上下波動
C.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矛盾運動
D.價格根據市場供求變化圍繞價值波動
6.生產成本掩蓋了資本主義的剝削,是因為抹殺了()
A.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區別
B.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區別
C.勞動和勞動力的區別
D.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區別
7.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這是()
A.《資本論》中的一段話
B.《哥達綱領批判》中的一段話
C.《共產黨宣言》中的一段話
D.《共產主義原理》中的一段話
8.物質的本質特性是()
A.結構性
B.客觀實在性
C.實物性
D.可分性
9.資本有機構成具體表現為()
A.生產資本與流通資本的比率
B.生產資料與勞動力的比率
C.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的比率
D.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的比率
10.“如果物沒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勞動也就沒有用,不能算作勞動,因此不形成價值。”這句話表明()。
A.只要物有使用價值也就有價值
B.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C.使用價值與價值是不可分離的
D.價值是由使用價值決定的
11.當代資本主義國家中,大量的財政支出是用于()。
A.資本輸出
B.維持政府運轉的需要
C.擴充軍備
D.干預社會經濟活動,實現宏觀調控目標
12.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堅持適度原則,防止“過”或“不及”。這在哲學上符合( )
A.量變和質變關系的原理
B.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原理
C.內因和外因關系的原理
D.“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原理
13.1633年,伽利略因宣傳“日心說”被教廷判處終身監禁。1979年11月10日羅馬教皇在公開集會上正式承認伽利略在340多年前受到教廷審判是不公正的,公開為伽利略平反。這說明()
A.謬誤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真理
B.真理終將戰勝謬誤
C.真理是不斷發展的
D.真理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謬誤
14.堅持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觀點,就要堅信()
A.群眾運動具有天然合理性
B.群眾有高度的改革開放自覺性
C.群眾有自發的社會主義覺悟
D.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
15.無論是絕對剩余價值還是相對剩余價值都是依靠 ( )
A.降低工人的工資而獲得的
B.提高勞動生產率而獲得的
C.延長工人工作時間而獲得的
D.增加剩余勞動時間而獲得的
16.世界觀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 ?。?/p>
A.對于自然現象的基本觀點
B.對于社會問題的具體看法
C.對于整個世界的根本觀點
D.對于人生意義的獨特見解
17.各種壟斷組織雖然形式不同,但本質上都是為了()
A.避免兩敗俱傷
B.獲取高額壟斷利潤
C.聯合起來共同發展
D.相互之間競爭
18.區別量變和質變的根本標志是 ( )
A.事物的質變是否引起了新的量變
B.事物的變化是否順利和顯著
C.事物的變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圍
D.事物變化持續時間的長短
19.在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占統治地位的資本是( )
A.銀行資本
B.金融資本
C.工業資本
D.農業資本
20.資本周轉的時間是指()的總和。
A.購買時間和銷售時間
B.生產時間和銷售時間
C.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
D.勞動時間和流通時間
二、多選題 (共 5 道試題,共 20 分)
21.古語說:“奢糜之始,危亡之漸。”這句話是說,奢侈逐步發展會導致危亡。其中包含的哲學道理有()
A.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
B.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C.現象是本質的外部表現
D.特殊性中包含著普遍性
22.社會主義在發展過程中出現挫折和反復,這表明()
A.社會發展的客觀趨勢不是不可以改變的
B.新生事物的成長不是一帆風順的
C.歷史有時會向后作巨大的跳躍
D.事物發展的道路是螺旋式的
23.資本區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意義在于()
A.進一步揭示了剩余價值的真正源泉
B.為計算資本周轉速度提供了依據
C.為計算剩余價值率提供了科學依據
D.為平均利潤生產價格理論奠定了基礎
24.影響資本周轉速度的因素有()
A.生產資本與流通資本的比例
B.生產時間與流通時間的長短
C.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的比例
D.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的比例
25.列寧領導蘇維埃俄國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大體經歷了哪幾個時期()
A.進一步鞏固蘇維埃政權時期
B.戰時共產主義轉變為新經濟政策時期
C.戰時共產主義時期
D.和平發展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