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秋東財《政府經濟學》單元作業三[答案怎么獲???]答案
東財《政府經濟學》單元作業三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8 道試題,共 40 分)
1.政府部門用于養老金、補貼、債務利息、失業救濟金等方面的支出是( )。
A.消耗性支出
B.轉移性支出
C.預防性支出
D.創造性支出
正確答案:-----
正確答案:-----
2.當政府對貧困家庭發放食品券時,人們食品支出便會隨著食品價格的下降而增加食品的購買,從而產生了( )。
A.利益轉移
B.政府支出的分配效應
C.政府支出的收入效應
D.政府支出的替代效應
正確答案:-----
3.政府征稅,造成可支配生產要素的減少,從而使生產量降低,產生了稅收對( )。
A.生產者的收入效應
B.生產者的替代效應
C.消費者的收入效應
D.消費者的替代效應交易方式
正確答案:-----
4.投票悖論提出( )。
A.中間投票人將決定結果
B.投票總是產生一個決定性結果
C.政府的行為不總是一致
D.多數投票原則不總是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正確答案:-----
5.出現投票悖論的原因是( )。
A.投票人的偏好都是單峰偏好
B.投票規則錯誤
C.不民主
D.有投票人的偏好是多峰偏好
正確答案:-----
6.將稅收分為從量稅和從價稅是以( )為標準的。
A.課稅對象的性質
B.稅收負擔是否轉嫁
C.計稅依據
D.稅收與價格的關系
正確答案:-----
7.政府購買物品或服務的活動,包括購買進行日常政務活動所需的或用于進行國家投資所需的物品或服務的支出是( )。
A.消耗性支出
B.轉移性支出
C.預防性支出
D.創造性支出
8.稅收負擔更多的落在( )彈性的一方身上。
A.缺乏
B.富有
C.無
D.單位
正確答案:-----
21秋東財《政府經濟學》單元作業三[答案怎么獲???]多選題答案
二、多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50 分)
9.否決投票制的特點有( )。
A.有助于參與者之間的溝通和各成員真實愿望的表達
B.被否決的方案都不是帕累托最優的
C.否決投票制的實施前提是參與者的利益較為一致,且參與人數較少
D.具有內在強制性
正確答案:-----
10.政府支出的原則有( )。
A.公平原則
B.效率原則
C.效益原則
D.穩定原則
正確答案:-----
11.稅負轉嫁的特征有( )。
A.與商品價格的升降直接聯系
B.與稅種有直接聯系
C.導致納稅人和負稅人不一致
D.是納稅人的一般行為傾向
正確答案:-----
12.稅收的特征包括( )。
A.強制性
B.有償性
C.規范性
D.無償性
正確答案:-----
13.轉移支出包括( )。
A.財政補貼支出
B.產品和勞務
C.各種社會保障支出
D.國債的利息支出
正確答案:-----
14.世界各國的稅制結構一般可以分為( )。
A.以所得稅類為主體稅種
B.以消費稅為主體稅種
C.以商品稅為主體稅種
D.所得稅和商品稅兩者兼重的雙主體稅制結構
正確答案:-----
15.在安排政府支出時應有利于達到以下( )目標以實現經濟穩定。
A.高度的就業水平
B.物價穩定
C.滿意的經濟增長率
D.良好的國際收支狀況
正確答案:-----
16.政府支出按照性質劃分可以分為( )。
A.公共性政府支出
B.轉移性政府支出
C.耗盡性政府支出
D.基礎性政府支出
正確答案:-----
17.稅制設計需要遵循( )原則。
A.考慮課稅對象的意愿以使稅制人性化
B.公平稅負以促進經濟發展
C.簡化稅制以提高效率
D.取得穩定的財政收入
正確答案:-----
21.政府支出以經濟類型可以劃分為( )。
A.經常開支
B.資本開支
C.貸款凈額
D.購買開支
正確答案:-----
三、判斷題 (共 2 道試題,共 10 分)
19.多數投票規則下,集體決策的成本低于一致同意原則。( )
20.根據促進科教文衛事業發展的原則,科學研究方面,政府應主要為高科技技術出資。( )
21秋東財《政府經濟學》單元作業三[答案怎么獲???]歷年參考題目如下:
東財《政府經濟學》在線作業二-0010
試卷總分:100 得分:0
一、 單選題 (共 15 道試題,共 60 分)
1.IS曲線表明收入與利率呈____變動關系
A.正向
B.反向
C.無關
D.以上不正確
2.需求顯示法的優點是____
A.符合帕累托最優條件
B.提供了一種機制,使所有參與集體決策的個體都有充分的激勵說出自己的真實需求
C.決策的成本較低
D.決策的方案具有內在強制性
3.在通脹的情況下,____會使產出水平恢復,但不會帶來利率的上升。
A.雙松政策
B.雙緊政策
C.松財政緊貨幣
D.緊財政松貨幣
4.發明創造和科技的進步屬于____。
A.生產的負外部性
B.生產的正外部性
C.消費的正外部性
D.消費的負外部性
5.購買者對課稅商品造成的價格上升沒有任何反應,其購買量不會因提價而減少,這時新征稅收會全部向前轉嫁給課稅物品的購買者身上,這種情況發生在____
A.供給和需求均有彈性
B.需求完全沒有彈性
C.需求彈性無窮大
D.供給完全沒有彈性
6.專制君主政府的公共決策目標是____
A.社會利益最大化
B.體現全體選民的利益
C.體現全體統治集團的利益
D.體現統治者個人的偏好
7.按征稅對象的一定計量單位直接規定一個固定的稅額的是
A.定額稅
B.比例稅
C.累進稅
D.以上均不正確
8.一定時期內(通常指1年)在一個國家或地區領土之內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總和(不包括本國生產要素在國外創造的價值但包括外國生產要素在國內創造的價值)被稱為____
A.GDP
B.GNP
C.NI
D.CPI
9.科斯定理的一個局限性是____
A.當存在大量廠商時最有效
B.假設存在很大的交易成本
C.只有當普遍擁有產權時才成立
D.當交易成本很高時不成立
10.將稅收分為從量稅和從價稅是以____為標準的。
A.課稅對象的性質
B.稅收負擔是否轉嫁
C.計稅依據
D.稅收與價格的關系
11.將稅收分為流轉稅、所得稅、財產稅、資源稅和行為稅是以____為標準的。
A.課稅對象的性質
B.稅收負擔是否轉嫁
C.計稅依據
D.稅收與價格的關系
12.如果一種產品或勞務既不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又不具有消費的非競爭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則該種產品或勞務必為____
A.私人產品
B.純公共產品
C.公共資源
D.俱樂部產品
13.當貨幣供應量增加時,LM曲線____
A.左移
B.右移
C.不變動
D.以上都不對
14.對作為代理人的國有企業經營者的激勵與監督、約束機制不健全,信息不對稱是____對公有企業效率低下的解釋。
A.規制經濟學
B.組織學解釋
C.X非效率理論
D.產權經濟學
15.長期總供給曲線(LRAS)是一條____
A.垂直于橫軸的直線
B.垂直于縱軸的直線
C.向上彎曲的曲線
D.向下彎曲的曲線
二、 多選題 (共 10 道試題,共 40 分)
1.私人產品的特征有____
A.可分割性
B.競爭性
C.排他性
D.非排他性
2.公有企業設立的原因包括____。
A.一定時期歷史的產物
B.關系國計民生
C.為了確保財政收入
D.個人無法承辦
3.我國的行政管理支出具體包括____
A.行政管理費
B.公檢法經費
C.武裝警察部隊經費
D.對外援助支出
E.外事外交支出
4.在正確認識政府與市場關系上,政府作用的為____
A.提供公共物品
B.進行宏觀經濟調控
C.消除外部性
D.促進公平分配
E.維護市場秩序
5.社會福利包括____。
A.社會補貼
B.社會福利設施
C.社會服務
D.職工福利
6.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的一般性政策工具包括____
A.改變法定準備金率
B.改變再貼現率
C.公開市場業務
D.利率管制
7.貨幣的職能有____。
A.交易媒介
B.價值尺度
C.支付手段
D.貯藏手段
8.政府對自然壟斷企業進行管制主要是對____進行管制
A.限制價格競爭的行為
B.阻礙對手自由進出的合謀壟斷行為
C.內部營業行為
D.定價過程
9.政府具有更強的供應公共物品的能力是因為____
A.政府具有市場力量所不具有的合法強制力
B.政府能夠持續地向社會提供公共物品
C.政府可以使公共物品的供應具有穩定性
D.民主政府受到選民監督從而適合提供公共物品
10.亞當·斯密對政府職能作的限定為____。
A.保護社會
B.設立司法機關保護個人
C.建設公共設施
D.干預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