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古代漢語(上)1537》21秋在線作業2[答案怎么獲???]答案
《古代漢語(上)1537》21秋在線作業2-00001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20 道試題,共 40 分)
1.下列四組字中全是指事字的一組是( )
A.亦、寸、甘、下
B.犬、上、本、州
C.夕、末、刃、及
D.未、又、曰、目
正確答案:-----
2.以下韻書中,作為近體詩押韻所遵循的詩韻、由南宋人根據唐詩用韻情況歸并而成的一部是( ?。?/p>
A.《切韻》
B.《廣韻》
C.《平水韻》
D.《中原音韻》
正確答案:-----
3.下面幾種說法,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p>
A.成熟的隸書產生于秦代。
B.行書是由楷書發展而成的。
C.小篆的產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嶺。
D.漢字由篆書到隸書的變化叫“隸變”。
正確答案:-----
4.下面各句,“啟”用本義的是 ( )
正確答案:-----
A.齊桓公并國二十,啟地千里。
B.(共叔段)將襲鄭,夫人將啟之。
C.適啟其口,匕首已陷于匈矣。
D.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
正確答案:-----
5.下列句子“責”用本義的一句是( )
正確答案:-----
A.亦恐二世誅之,故欲以法誅將軍以塞責。
B.責畢收,以何市而反?
C.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D.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
正確答案:-----
6.下列各句中,“焉”的意思相當于介詞結構“于此”的是( )
正確答案:-----
A.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則君地生焉。
B.姜氏欲之,焉辟害?
C.我二十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
D.制,巖邑也,虢叔死焉。
正確答案:-----
7.下面幾個字中的省去形旁的字是( )
A.項
B.狄
C.娶
D.考
正確答案:-----
8.下列句子中,“然”作連詞,表示轉折的一句是( )
正確答案:-----
A.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C.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D.自始合,茍有險,余必下推車。子豈識之?然子病矣。
正確答案:-----
9.下列句子,含有不及物動詞用作使動的一句是(?。?/p>
A.脩道而不貳,則天下能禍。
B.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
C.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
D.沛公旦欲從百餘騎來見項王。
正確答案:-----
10.下列句子中,屬于疑問代詞作介詞賓語前置的一句是( )
A.許子奚爲不自織?
B.沛公安在?
C.且焉置土石?
D.臣實不才,又誰敢怨?
正確答案:-----
11.古書中的專名“單于”、“可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正確答案:-----
A.Dān yú;Kě hàn
正確答案:-----
B.Chán yú;Kě hàn
C.Chán yú;Kè hán
D.Dān yú;Kè hán
正確答案:-----
1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句中的“莫”字,其詞性是( )
正確答案:-----
A.副詞
B.名詞
C.形容詞
D.無定代詞
正確答案:-----
13.下面幾個部首,可以表示房屋意義的是( )
A.宀
B.廠
C.示
D.邑
正確答案:-----
14.下面列舉的詞義變化的例子,其變化類型屬詞義縮小的一例是( )
A.響:回聲—聲音
正確答案:-----
B.色:臉色—顏色
正確答案:-----
C.獄:案件—監獄
正確答案:-----
D.墳:土堆—墳墓
正確答案:-----
15.下面各句,有形容詞用如意動的句子是( )
A.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
B.楚左尹項伯者,素善留侯張良。
C.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D.其達士,潔其居,美其服,飽其食。
正確答案:-----
16.以下各項關于詞義變化的例子,屬于詞義擴大現象的一項是(?。?/p>
A.獄:原義為“案件”,引申為“監獄”。
正確答案:-----
B.丈夫:原義為“成年男子”,引申為“女子的配偶”。
正確答案:-----
C.臭:原義為“氣味”,引申為“難聞的氣味”。
正確答案:-----
D.裁:原義為“裁衣”,引申為“裁斷,裁決”。
正確答案:-----
17.“太后之色少解”的“少”字,其詞性是( )
正確答案:-----
A.形容詞
B.副詞
C.名詞
D.動詞
正確答案:-----
21.下列句子,具有意動用法的一句是( )
A.故天下盡以扁鵲爲能生死人。
B.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C.管仲,世所謂賢臣,而孔子小之。
D.秦軍降諸侯,諸侯吏卒乘勝,多奴虜使之。
正確答案:-----
19.下面幾組漢字,全為會意字的一組是( )
A.森相肉
B.屋前臣
C.向陟門
D.美家庫
正確答案:-----
20.下列各句中的“也”,用在句中表示提頓語氣的一句是( ?。?/p>
正確答案:-----
A.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為耳矣
B.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奚谷,不知地之厚也。
C.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謂也。
D.故言有召禍也,行有招辱也。
正確答案:-----
川大《古代漢語(上)1537》21秋在線作業2[答案怎么獲???]多選題答案
二、多選題 (共 5 道試題,共 20 分)
21.下列各句中“其”做語氣詞是的( )
正確答案:-----
A.彼其于世,未數數然也。
B.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
C.安陵君其許寡人也。
D.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呼!
正確答案:-----
E.若之何其以病敗君之大事也?
22.下面各句,用有通假字的有( )
A.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
B.上農除末,黔首是富。
C.齊王怪之,因不敢飲,陽醉去。
D.行十余里,廣詳死,睨其旁有一胡兒騎善馬,廣暫騰而上胡兒馬。
正確答案:-----
E.強自取柱,柔自取束。
23.下列工具書中專門解釋文言虛詞的是( )
A.《詞詮》
B.《辭源》
C.《辭?!?/p>
D.《康熙字典》
正確答案:-----
E.《經傳釋詞》
24.下面的形符,表示的意義與行走有關的有( )
A.辶
B.行
C.彳
D.走
正確答案:-----
E.足
25.以下工具書,專門查檢古代漢語虛詞的是( )
A.詞詮
B.康熙字典
C.助字辨略
D.經傳釋詞
正確答案:-----
E.經籍纂詁
三、判斷題 (共 20 道試題,共 40 分)
26.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船:名詞,表示工具。
27.“秦不哀吾喪而伐吾同姓,秦則無禮。” 哀:悲哀之意。
正確答案:-----
28.能愿動詞和副詞后面的名詞活用為動詞。
29.制,巖邑也,虢叔死焉。“焉”——合音詞,相當于“于此”。
正確答案:-----
30.“射其左,越于車下;射其右,斃于車中。”中加點字為“倒下”之意
正確答案:-----
31.異體字就是形體不同的字。
32.“振長策而御宇內。”中的“策”是“政策”的意思。
正確答案:-----
33.“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中的“痛恨”是“痛心遺憾”的意思。
正確答案:-----
34.“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中“都城”是一個復音詞。
正確答案:-----
35.“趙王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侯:名詞活用為動詞,“封侯”。
正確答案:-----
36.“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中加點一字是“干肉”的意思。
正確答案:-----
37.漢字的字形與意義有密切關系,分析字形有助于了解字義。
38.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虛詞,無實意。
39.小篆是古漢字與今漢字的分水嶺。
40.及長,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復指代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41.反切法是用兩個漢字合注一個字的音,上字取韻母,下字取聲母和聲調。
42.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來、安:使動用法,“使之來”“使之安”。
正確答案:-----
43.“消息盈虛,終則有始”中“息”用的是本義。
正確答案:-----
44.“我君景公引領西望。”中加點字為“伸長脖子”之意
正確答案:-----
45.“楚子使屈完如師。” 中加點字為“到……去,往”之意
正確答案:-----
川大《古代漢語(上)1537》21秋在線作業2[答案怎么獲???]歷年參考題目如下:
《古代漢語(上)1537》21春在線作業2
試卷總分:100 得分:100
一、單選題 (共 20 道試題,共 40 分)
1.下面幾種說法,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p>
A.成熟的隸書產生于秦代。
B.行書是由楷書發展而成的。
C.小篆的產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嶺。
D.漢字由篆書到隸書的變化叫“隸變”。
2.以下各項關于詞義變化的例子,屬于詞義擴大現象的一項是(?。?/p>
A.獄:原義為“案件”,引申為“監獄”。
B.丈夫:原義為“成年男子”,引申為“女子的配偶”。
C.臭:原義為“氣味”,引申為“難聞的氣味”。
D.裁:原義為“裁衣”,引申為“裁斷,裁決”。
3.下面幾個字中的省去形旁的字是( )
A.項
B.狄
C.娶
D.考
4.下面各句,“啟”用本義的是 ( )
A.齊桓公并國二十,啟地千里。
B.(共叔段)將襲鄭,夫人將啟之。
C.適啟其口,匕首已陷于匈矣。
D.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
5.古書中的專名“單于”、“可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A.Dān yú;Kě hàn
B.Chán yú;Kě hàn
C.Chán yú;Kè hán
D.Dān yú;Kè hán
6.下面幾組漢字,全為合體字的一組是( )
A.奚何來
B.戒尖舟
C.出走見
D.即休飛
7.下列四句中,“諸”作為“之于”的合音字應是( )
A.念諸父與諸兄,皆康強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B.臣竊矯君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
C.段入于鄢,公伐諸鄢。
D.于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
8.被稱作古今漢字分水嶺的字體是( )
A.鐘鼎文
B.隸書
C.草書
D.楷書
9.下列句子中,“然”作連詞,表示轉折的一句是( )
A.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C.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D.自始合,茍有險,余必下推車。子豈識之?然子病矣。
10.下面各句,“乘”用本義的是 ( )
A.(田單)使老弱女子乘城。
B.乘今之時,因天之助。
C.陳文子有馬十乘。
D.其鋒不可犯,而其末可乘。
11.以下韻書中,作為近體詩押韻所遵循的詩韻、由南宋人根據唐詩用韻情況歸并而成的一部是( ?。?/p>
A.《切韻》
B.《廣韻》
C.《平水韻》
D.《中原音韻》
12.下列各組漢字,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形聲字四種都有的一組是( )
A.田 末 牧 特
B.魚 本 孟 恭
C.人 上 逐 甦
D.刀 刃 亦 淚
13.下列句子“責”用本義的一句是( )
A.亦恐二世誅之,故欲以法誅將軍以塞責。
B.責畢收,以何市而反?
C.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D.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
14.“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句中的“相”應解釋為( )
A.幫助
B.宰相
C.照看
D.扶助盲人走路的人
15.下列句子,“之”連接主謂結構的一句是( )
A.民之有口,猶土之有山川也。
B.夫搏牛之蝱不可以破蟣蝨。
C.姜氏何厭之有?
D.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築與?抑亦盜跖之所築與?
16.下列句子,含有不及物動詞用作使動的一句是(?。?/p>
A.脩道而不貳,則天下能禍。
B.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
C.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
D.沛公旦欲從百餘騎來見項王。
17.“君爲我呼入”句中的“爲”字,其詞性和語法作用是( )
A.動詞,作謂語。
B.介詞,在被動句中引進動作的實際發出者。
C.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的服務對象。
D.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的目的。
18.下面各句,有形容詞用如意動的句子是( )
A.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
B.楚左尹項伯者,素善留侯張良。
C.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D.其達士,潔其居,美其服,飽其食。
19.“子曰:‘德之不脩,學之不講,’”其中的“講”應解釋為( )
A.講究
B.精深
C.研究
D.教授
20.下列句子中,“以”作連詞,表示后一動作是前一動作的目的或結果的一句是( )
A.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不忍殺之,以賜公。
B.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
C.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D.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
二、多選題 (共 5 道試題,共 20 分)
21.下面各組字,全為會意字的有 ( )
A.步戒走比
B.得見新符
C.眾示保監
D.徙固阿分
E.冠莫刪析
22.下列各項說法中錯誤的有( )
A.“德之不俢,學之不講”中的“講”是“研究、討論”的意思。
B.“不慎不咎,不悱不發”中的“憤”是“憤怒”的意思。
C.“危而不持,顛而不扶”中的“危”是“危險”的意思。
D.“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中的“時”是“探察”的意思。
E.“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之呼?”中的“亟”是“疾”的意思。
23.下列各組簡繁字,古書中不能通用的有( )
A.裏——里
B.餘——余
C.禮——禮
D.雲——云
E.術——術
24.下列各句中“其”做語氣詞是的( )
A.彼其于世,未數數然也。
B.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
C.安陵君其許寡人也。
D.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呼!
E.若之何其以病敗君之大事也?
25.下列各句含有代詞復指將賓語前置的是( )
A.趙舉而秦強,何弊之承!
B.何與之暴也!
C.今者出,未辭也,謂之奈何?
D.無乃爾是過與?
E.僑聞君子長國家者,非無賄之患,而無令名之難。
三、判斷題 (共 20 道試題,共 40 分)
26.“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中加點一字是“干肉”的意思。
27.能愿動詞和副詞后面的名詞活用為動詞。
28.漢字的字形與意義有密切關系,分析字形有助于了解字義。
29.“人不難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難:意動用法,免:使動用法,“以使其君免于禍患為難”。
30.“爪牙”一詞在古代是褒義詞。
31.“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中加點字為“完善”之意
32.“消息盈虛,終則有始”中“息”用的是本義。
33.制,巖邑也,虢叔死焉。“焉”——合音詞,相當于“于此”。
34.古代漢語就是指文言文。
35.反切法是用兩個漢字合注一個字的音,上字取韻母,下字取聲母和聲調。
36.“楚子使屈完如師。” 中加點字為“到……去,往”之意
37.“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中“都城”是一個復音詞。
38.“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中“獄”是監獄的意思。
39.“今鄭人貪賴其田,而不我與,我若求之,其與我乎?”不我與:表示疑問,沒有語法現象。
40.“射其左,越于車下;射其右,斃于車中。”中加點字為“倒下”之意
41.及長,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復指代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42.“振長策而御宇內。”中的“策”是“政策”的意思。
43.“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愿以異日。” 遠:意動用法,“以……為遠”。
44.“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臘而相遺以水。”山,谷,名詞作狀語,表示處所。
45.“姜氏何厭之有?”中加點字為“滿足”之意